阿拉善盟融媒体中心主办
看直播
读报纸
听广播
客户端
抖音
微博
站内搜索
最新新闻
央媒聚焦阿拉善丨阿拉善盟策克口岸110千伏对蒙输电工程今天投运
发布日期:2025-07-21
来源:央广网
编辑:王禹
编审:常涛
审核:张子谅

7月18日12时53分,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策克口岸,随着合闸指令下达,清洁电力从祖国北疆出发,沿着崭新的110千伏对蒙输电线路一路向北,穿越国境线,涌入蒙古国南戈壁省那林苏海图矿区。至此,策克口岸110千伏对蒙输电工程正式投运,一条横跨中蒙的“电力丝路”在大漠深处架起,为两国共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这条“电力丝路”是内蒙古重大项目,也是内蒙古首条110千伏对蒙古国的输电线路。由阿拉善盟境内19.5公里与蒙古国境内40.8公里线路共同构成,它不仅让内蒙古电力集团蒙西电网对蒙古国供电通道增至9条,也让阿拉善盟的前沿纽带作用愈发凸显。

工程建设的每一步,都浸透着跨境协作的智慧与汗水。“面对中蒙两国建设标准差异、语言沟通障碍,以及戈壁极端气候的多重考验,我们始终秉持‘安全第一、质量为本’的原则,数载攻坚,终于让这条能源大动脉顺利贯通。”内蒙古国合电力公司计划基建部部长王海波的话语中,既有攻坚克难的坚毅,更有对合作成果的自豪。他表示,工程的建成,不仅满足了那林苏海图地区的电力刚需,也赋能策克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深化中蒙能源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对于蒙古国那林苏海图地区而言,这份来自中国的“电力礼物”意义非凡。长期以来,当地因电力短缺,丰富的矿产资源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,矿区生产时常因断电而停滞。“中国团队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稳定电力,就像给我们的发展装上了‘引擎’。”蒙古国那林苏海土电力公司董事长胡日勒沙难掩激动之情,“现在我们终于能放心扩大开采规模,牧民的生活用电也更有保障了。”据了解,工程投用后,该地区供电量将提升一倍。

这项工程的背后,是阿拉善盟践行“国之大者”“区之大计”,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。立足建设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”与“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”的使命任务,工程从启动之初就锚定“设施联通、互利共赢”的目标,建设期间,政企协同联动,共同破解跨境建设难题,通过多次技术协调会,建立政策适配、运维协同的跨境送电模式。同时,40余人次中方团队深入戈壁,完成设备调试、应急演练及3次跨国技术培训,为蒙方提供技术服务,培养专业技术骨干,筑牢电网安全基石。

从1994年国内首条对蒙供电线路建成,到如今蒙西电网第9条“电力丝路”纵横中蒙边境,阿拉善盟始终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前沿阵地。此次策克口岸输电工程的投用,实现了蒙西电网经阿拉善向蒙古国南部多点供电,不仅拓宽了内蒙古能源跨境输送的辐射范围,更以清洁电力为媒,为两地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

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五级职员赵轩表示,将以110千伏这条线路为起点,持续完善阿拉善电网向蒙古国的延伸供电服务,不断深化与蒙古国的电力供应协作,持续扩大绿电跨境输送规模,既守护好阿拉善的生态底色,又做强能源合作的开放亮色,让每一度电都成为连接两国、赋能发展的纽带,为阿拉善盟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提供坚实电力保障。

戈壁滩上,铁塔无言,银线有声。这条跨越国境的“电力丝路”,正以奔涌的电流为墨,在中蒙两国大地上书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,让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在大漠深处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(潘蓓侍新元佐世奇)